6月22日,夜幕下的崇明德利农庄,绚烂焰火瞬间照亮每个人的脸庞。第二届崇中民本校友龙舟对抗赛暨夏日大联欢落幕,近200名毕业于崇明中学、民本中学的岛内外学子,在爱母校、爱家乡的乡梓情结推动下,回归团聚、共叙深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鼓声起,竞龙舟。河道内,选手校友们奋勇争先;河两岸,观众校友们激情呐喊——这个端午节,申城龙舟赛事数量多达百场创历史新高,唯独这场在崇明竖新镇张涨港举办的崇明两校龙舟赛,让岛外游子发现:家乡同样可以是孵化梦想的温床。
母校家乡情结,校友出钱出力
疫情之后,除了酒桌上的觥筹交错,还有没有其他健康的方式,让老同学再聚首?2019年6月,崇明中学、民本中学校友龙舟对抗赛破土而出。相比大多由政府主导推介文体旅产业的龙舟赛事,崇明两校龙舟对抗赛,民间色彩颇为浓厚。
这两所中学都是崇明岛著名高中,龙舟赛也成为两校学子们的大聚会。在爱母校、爱家乡的情结助推下,两校校友在端午节参与龙舟竞渡,团聚交流。据悉,龙舟赛由校友们自己创办、自己组织、自己参与,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划的不只是龙舟,而是对母校、对家乡的情感,大家都是为爱发电”。
2023年端午节,被疫情阻断三年的赛事,强势回归。身穿民本中学龙舟队黄色战袍,供职于崇明区公安局的吴张丹,在终点处手机拍下率先冲线的精彩瞬间。“第一届,我作为选手没赢;三年后,我改当领队,花了不少心思,努力挖掘更年轻的热心校友,组织合练积极备战。最后的结果,源自每个人展现出团队协作的龙舟精神。”
作为崇明中学龙舟队队长,外号“小黑”的沈华则直言:“重要的不是输赢,而是参与。我们队员大多住在市区,回崇明岛训练一次,往返车程要6个多小时。10名队员都是临时招募,赛前三次训练都有人意外受伤需要临时调整,对默契度有影响。当然,我们都是自发报名、义务参与,重在享受过程。能代表母校参赛,本身就是一种荣誉,这种情感最淳朴也最真实。”
校友的热情,不仅体现在龙舟队伍,还贯穿于赛事每一个环节。赛事承办方德利农庄,“庄主”薛峰是1993届民本中学校友,本硕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十年前回到家乡包下400亩土地打造“桃花源”,他也是崇明两校龙舟对抗赛的策划者和创始人之一。
此外,民本中学1996届校友赵恒、崇明中学1997届校友何小海,分别慷慨解囊数万元支持赛事,以他们创业的上海宝泽莉口腔门诊部、上海川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冠名母校龙舟队;1997届崇明中学校友钱红梅任职的天鹤大酒店,连续两届成为赛事支持单位。
打造交流平台,传递友谊情感
崇明中学校长李玉刚、民本中学校长樊慧,以及先后在两所学校任职的老校长吴卫国,都来到崇明两校龙舟对抗赛的现场,为校友们的拼搏付出呐喊助威,为大家的交流团聚给予点赞。在颁发奖杯、奖牌时,三位校长忙不迭感慨——“哎呀,你怎么变得那么胖了,认不出来了!”“常回学校看看,学校是你们永远的家!”“感谢校友们,我们明年见!”
图说:2019年首届赛事。
图说:2023年第二届赛事海报。
老校长吴卫国介绍,赛事创意源自最初的“崇明中学校友杯”,“但一个是校内活动,能不能扩大范围,成为两所学校共同参加的岛内活动?”作为吴校长弟子的薛峰,当即接过绣球,“全球学校体育的标杆,是英国牛津剑桥赛艇对抗赛,北京的清华北大、上海的交大复旦也有过类似赛事。崇明岛内校友的体育活动,需要突出团队协作,代表中华民俗的龙舟更合适。”
赛龙舟,历史上是一项节日仪式,如今更多地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群众体育运动。在崇明两校龙舟对抗赛主办方、组委会和参与者的创意设计下,赛事努力造成岛内外校友交流信息、汇聚情感的平台。
供职于虹口区教育学院的吴石安,出生于岛内一个教育世家,作为崇明中学94届校友,她前后见证、亲历了“崇明中学校友杯足球赛”“崇明两校龙舟对抗赛”两项校友级赛事的缘起。为当好赛事活动的现场主持,她在端午节当天清晨从市区回岛,深夜再驱车赶回市区。挂念校友情,感念母校恩,在她看来,能为母校和家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责无旁贷。
制作香囊、包裹粽子、龙舟竞渡、太极展示、寻找萤火虫、放飞孔明灯、烧烤小龙虾……第二届赛事,这场崇明两校龙舟对抗赛,不再只是一次体育竞赛,更是一个友谊平台。活动现场,近30名“崇二代娃”在父母的陪同下,一起参与体育趣味活动、体验端午民俗,感受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下的瀛洲发展新貌。
作为民本中学1996届校友,孔渊特别带着父亲一起参与体验赛事活动,傍晚还和多年未见的老同学聚餐。他说:“感谢赛事,让我们和老同学竟在现场邂逅。疫情之后,大家更重视健康,也更珍惜友谊的珍贵。接下来,我们计划重启久违的班级同学大聚会了!”
选择回乡创业,体验乡村振兴
作为祖国第三大岛,崇明虽被贴着上海大都市的标签,却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乡土背景。曾经,大多数崇明家庭对子女的期望,就是能够出岛求学、工作,在市区安身立命。在现代化大潮下,大量年轻人涌向城市,留在乡村的则越来越少。
这几年,交通、医疗、教育等各方面资源的逐步完善,崇明与市区的差距,正在逐步减小。人们明显感觉到,来崇明工作、创业的人变多了,这也折射出崇明在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中发生了蜕变。
一场崇明两校龙舟对抗赛,让那些岛外游子回乡创业的故事,被更多人看到。作为崇明中学龙舟队的成员,今年35岁的杨添鸣在市区学校当了8年体育老师及班主任后,最终放弃铁饭碗,选择回到家乡创立“悦圈体育”,安心当一名“体育旅游规划师”:将体育与旅游结合,通过运动消费刺激旅游经济。
五年之后,“悦圈体育”在岛内外打响名声,团建拓展的基地选址,也有望从陈家镇瀛东村拓展到绿华镇明珠湖体育公园。杨添鸣说,“崇明不仅是‘好看’的,也是‘好玩’的。我希望能把自己的运动玩乐经验,带给更多市民游客,让大家进一步认识崇明。”值得一提的是,端午期间,恰逢央视四套节目《记住乡愁》在崇明岛拍摄体育改变乡村的内容,这场两校龙舟赛也成为运动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注入活力的最佳演绎。
民本中学1996届校友赵恒大学学的是中医药专业,但毕业后投身了口腔医疗器械行业。两年前,他把事业重心转移到家乡,在崇明万达广场开设上海宝泽莉口腔门诊部,引进全市优秀牙科医生、优质口腔医疗资源,帮助崇明口腔疾病患者实现就近诊疗。
崇明地处远郊,医疗资源相对薄弱,长期以来缺乏区级牙病防治所,群众的口腔公共卫生服务需求无法得到有效解决。随着社会优质资源到来,不少崇明患者再也不用坐船渡江、坐车前往市区看病。赵恒表示,“我现在一周五天工作在崇明,可以陪伴父母;周末2天回市区,陪伴家人和孩子。选择回乡创业,更多还是希望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牙病,接受专家诊疗更方便。”
作为德利庄园的庄主,薛峰在2013年回乡创业,探索农旅、文创结合农耕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农庄配备民宿、房车营地、露营基地,也是崇明体育局龙舟协会的训练基地,有着丰富的亲子研学、企业团建、民宿体验等内容。
薛峰透露,“两届赛事虽然还无法实现收支平衡,但校友相聚的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崇明子弟热爱家乡的情怀,是最淳朴最纯粹的,中国人天生有着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会坚持做下去,真正把赛事打造成一个情感交融的平台。”
在抖音平台,关于家乡和乡愁,有两段“台词”颇为热门。一段是:“有家的地方没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故乡安置不了肉身,他乡容不下灵魂,从此便有了漂泊,有了乡愁和牵挂。”另一段是:“我仍认为,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我们的家乡摆脱贫困,而不是摆脱我们贫困的家乡。”
为吸引崇明籍大学生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崇明岛推出“燕归巢”青年人才工程;早已不是应届大学生的岛内外校友们,在2023年的端午节,通过参与这场崇明两校龙舟对抗赛,正用自己的选择解答:谁说故乡回不去?
本文作者:陈华
题图来源: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