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5日-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癌症防治 全面行动—全人群全周期全社会”。
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采访了医院泰山学者专家团队,并就中西医结合抗肿瘤话题进行访谈交流。
【资料图】
由孙长岗教授领衔的“泰山学者”专家团队依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肿瘤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在国际国内牵头或参与多项行业标准共识和指南的制定,中西医结合抗肿瘤领域的系列成果先后在国内十余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进行推广应用,在中西医结合肿瘤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孙长岗,教授,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特聘专家
毋庸置疑,中西医结合治疗一定优于单纯中医治疗和单纯西医治疗,尤其面对肿瘤这类重大复杂疾病。临床上,我们充分体验到中西医结合理念和方法的优势和价值。中西医结合抗肿瘤不仅能使现代医学科技成果带有人文的温度,而且能使传统的医学理念赋予创新的价值。在个体化、规范化抗肿瘤的同时,使患者在“体质维护”和“症状管理”方面极大的获益。目前,核心的医学实践问题是如何实施中西医抗癌理念和技术的深度融合和有效推广,造福更多患者,这正是我和我的团队一直致力的工作和事业。
庄静,博士后,主任医师,“鸢都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中医药高层次学术领军人物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应该贯穿肿瘤防治的始终,即肿瘤未病先防,已病防变(转移)并病愈后防复发。这其中,在坚持肿瘤规范治疗的同时,使治疗理念前移,专注于改善肿瘤发生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内环境,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和体质,使被动的抗肿瘤的治疗转换为一种健康管理模式,使患者最大程度地获益。
另外,放化疗、手术、靶向、免疫等多种治疗手段的过度应用造成肿瘤患者的二次伤害,是临床上不可忽视的常见问题,而中医药的理念和方法极大的减轻了此类副作用,保护了生命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刘瑞娟,博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免疫靶向治疗的开展是肿瘤治疗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而作为免疫调节具有独特优势的天然药物,蕴藏着巨大的抗肿瘤潜力。
“扶正固本”一直是中医药抗癌的基本治则理念,我们在临床上观察到调节免疫类中药协同免疫靶向药物在减轻免疫治疗副反应及并发症、增效减毒等方面功效强大。正是诸如此类临床实践中西医抗癌方法的有机结合,为很多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唐世锋,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
肿瘤的诊疗模式是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肿瘤的防治调护理念是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辨证施治”指导下的肿瘤微创一体化综合诊疗模式实现了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道”和“术”的统一。正是由于精准化微创技术建立在体质分析,病情评估,个体差异等因素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才使肿瘤的综合诊疗模式更加协调和完整。
刘丽娟,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导师,“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
中西医结合抗癌,关注的不仅仅是“瘤”,更注重调理患病的“人”。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既要遵从中医的个体化辨证论治的原则,也要根据肿瘤亚病种进行核心病机的提炼和核心用药的挖掘,即肿瘤的“辨病”与“辨证”的统一。
在这方面,我们团队做了大量扎实工作,发表诸多高循证级别的研究文章和针对性的机制探索,牵头和参与了多项国际国内行业共识,总结出治疗食管癌、乳腺癌、肺癌等常见的癌种的协定方和自制剂,在十余个省市推广应用,深受患者欢迎。
冯福彬,博士研究生,主治医师
在肿瘤综合治疗体系中,包括血管介入、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微波消融、体腔热灌注、粒子植入等,微创手术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微创手术+中药调理的治疗模式提倡在最大限度保护机体正气的前提下追求疗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可耐受、可持续、可重复的治疗方式,是当今肿瘤治疗技术的方向,被称为“肿瘤的绿色治疗”。
周超,医学博士,主治医师
随着我们临床团队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系统肿瘤的综合诊疗模式不断完善、优化,尤其是我们的中药方剂蓝藤益髓汤、青黄散、凉血解毒汤等的配伍使用,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病情已经由失控变为可控、由可控变为治愈。在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的血液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多层次,多靶点的特征,是血液系统肿瘤治疗的最佳选择。
郑霞,东院区肿瘤科护士长,全国首批中医专科护士
在护理实践中遵循中医自然康复理念,根据中医个体化辨证,“三因制宜”护理原则及“四气调神”的中医养生观,在药膳、气功、音乐、心理和特色中医疗法等方面给予患者专业指导。
结合癌症疾病特点和患者的体质特征,形成体能评估、疼痛评估、营养评估、血栓评估、心理评估、饮食便秘评估等多维评估体系可以针对癌症患者的疼痛、营养、心理等方面进行多层次的中医药全周期的调护和管理。